第一次看到郭強生先生是在大學的通識講座,那時唐仔剛好失戀(哎呀人生第一次失戀,而且不是暗戀默默喜歡那種,而是交往了一段時間,有感情了) 心情自然是五味雜陳打不起精神,報名此次講座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畢業門檻,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轉移一下注意力
坦白說演講的內容我想不起來了,不過講者提到的書我倒是很有興趣,一般來說我們不會想去「認真悲傷」 遭遇傷心難過的事自然會想轉移注意力不要讓自己沉淪下去,找找朋友聊聊天,抱怨也好抒發也罷,總之不要整天泡在悲傷的情緒就好(那時失戀的我除了睡覺和上課,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在和朋友聚會,為的是沖淡這種苦澀感)
《何不認真來悲傷 》書名旁邊寫了一句「其實我們都不正常,何必再繼續假裝」 十分點題
說也奇怪,這本書是在我大學聽完講座後買的,但套上書套後就被我放在一旁,那時我應該是想找個心情穩定的時間再打開這本書,殊不知我竟在畢業後整理行李的某日才再次注意到它,可能是那時的我遲遲不想面對它吧 ? 悲傷
我花了大約五天的時間讀完這本書,並不是說這本書很難閱讀,而是我邊讀邊想,有時也會想的比較深入,這本書讓我窺探了郭先生的大半生,包含他的出身 、 家人 、 伴侶 、 朋友,當然還有最重要的...他的悲傷
關於悲傷,作者的敘寫方式不是直接把所有的負面情緒往你身上塞,像是你在喝咖啡,但喝下去才發現是醬油那樣難以下嚥,而是另一種層面的體驗,你知道你在喝咖啡,而這種苦澀味是你人生中或多或少有經歷過的,可能是親情、愛情,亦或是友情。
同性戀、老人養護、少子化等主題在這本書裡也有著墨,作者身處其中的敘寫,特別到位,有幾次看到結尾的部分都覺得鼻頭一酸
本書的封底也是吸引我看這本書的原因之一,如果有扣到你/妳的心弦,或許你也可以花點時間認真來悲傷,不是不好,而是為了能成為更好的自己